“金融活水”!习水农商银行助力小微企业“破茧重生”
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在促进就业、稳定民生、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困扰着众多小微企业,制约其发展潜力。在习水县一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春风行动”正悄然改变企业命运。习水农商银行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为“金钥匙”,精准破解企业资金困局,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协作、精准施策,打通金融惠企“最后一公里”。
截至今年5月底,习水农商银行已为县域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2.68亿元,累计支持82家企业“破茧重生”,以金融之力撑起地方经济的“脊梁”。
主动对接 精准摸排企业需求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核心在于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习水农商银行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快速搭建起“政府+银行+企业”三方联动的高效服务机制。主动对接县级政府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各分支行积极配合开展“千企万户”“百千万”等金融服务行动。通过“一对一”专项走访,深入社区、乡村,对小微企业进行摸排、走访、对接,全面了解经营状况与融资需求。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支持清单。专班团队以高效响应机制,确保企业需求快速转化为信贷支持。
绿色通道 信贷服务提速增效
小微企业对于金融服务需求往往“千人千面”。只有“量身定制”从不同行业、不同主体、不同场景的融资需求和特点出发,才能真正为小微企业客户“疏堵解难”。习水农商银行依托客户经理绩效系统,实现走访、信息录入、资料收集“一站式”办理。总行设立专人审批通道,为名单内企业开通绿色办贷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及时将信贷资金送入小微企业手中,切实解决资金周转难题。
2025年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58个基点(BP),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金融产品,实现助企惠企“零延迟”。
针对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客户经理量身定制贷款方案,结合企业经营周转周期、货款回款情况等,灵活设计贷款方式与期限,合理匹配还款金额,避免企业因还款压力影响经营。同时,为解决抵质押难难题,在对企业开展全面风险评估后,加大对企业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
习水县华轩养殖场是小微企业,养殖场秉承“科学养殖出效益”的理念,严格推行母牛选留、母牛护理、犊牛培育、肉牛补饲和育肥等肉牛养殖技术规范,提高养殖科技含量和效益。养殖场从建立初期的小型家庭作坊式饲养农场,到逐步壮大成为习水县规模较大的牛的饲养规模型养殖场,蜕变成长过程中,习水农商银行良村支行一直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全力以赴的合理支持。在满足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的同时,全方位提供金融结算服务。养殖场创办初期以来,习水农商银行良村支行一直对华轩养殖场负责人税建飞个人及公司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累计投放贷款资金1145万元。
成效显著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习水农商银行通过融资协调机制,不仅为小微企业提供了“输血”支持,更通过精准服务助力企业“造血”能力提升。资金注入使多家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危机,扩大生产规模,稳定就业岗位,为县域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截至5月底,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达1.25亿元,较年初增加0.41亿元,累计投放0.65亿元,有效破解“融资难”瓶颈。下一步,习水农商银行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将更优配适、更高效率的普惠金融服务送达小微企业,增强小微企业发展能力和信心,以金融力量护航小微企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行稳致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筱迪
编辑 贾鹏
二审 姚东
三审 王亚玲
评论